兵前,要先出示诏书,再合符,才能调动军队。比如说“信陵君窃符救赵”,那是因为魏王已经写好了诏书,军队已经调动,只是统兵将领晋鄙畏敌不前,信陵君才偷了虎符,夺去了指挥权。如果没有魏王出征的诏书,信陵君偷一百个虎符都没用。 有人认为一个国家只有一个兵符,其实这个认识是错的。西汉以后兵符管理非常严格,实行一地一符,一军一符,一个兵符不可能在不同的地方调动不同的军队,更不会出现一只兵符调动两只以上军队的情况,以唐朝为例,最多时全国有64个兵符。 兵符制度是把中央指令、将军统领和兵员管理严格区分开的,以汉朝为例,比如西域有战事,那么皇帝先颁布诏书,将诏书和兵符给选定的将军,将军带着诏书和兵符赶到西域都护府,出示诏书,再将皇帝给的兵符与西域都护所持有的兵符合符,才能调动兵符所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