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告律师说:“我认为,单凭叶某的证词,还不足以证明我当事人郭警官的误伤罪名。
首先,连原告陈先生都眼言辞确凿的承认,证人叶某患有重度抑郁症,并存在精神问题。”
公诉人立刻争辩。
“我的当事人只是认为叶某存在这类病症,但没有确实。
这不能否认叶某有着跟普通人一样的判断力。”
被告律师说:“她到底有没有这样严重的精神问题,有没有判断能力,这一点目前我们都没有办法确定。
我们毕竟都不是专业的心理医生。
所以说,她说的话有多大可信度至少存在了疑问。
这是其一,其二……”
被告律师顿了顿,确信所有人包括法官在内集中了注意,才说:“即便针对叶某刚才的证词分析,也能找到漏洞。
请大家仔细回想她说到最后时的那句话……她原话说,‘我想或许他是误会了……’”
“也有什么好质疑的?”
公诉人打断。
被告律师摇了摇头,胸有成竹的说:“我们只需要稍稍仔细的斟酌一下叶某这句话的含义,就能发现问题所在。
她所说的‘他’自然指郭警官。
她说郭警官或许是误会了陈晓松,也就是说,他认为陈晓松有可能的确没有歹意。
但是她话里用了‘或许’一词,暗示她本人也在怀疑另外一种可能,那就是,郭警官当时的行为完全正确,陈晓松确有伤害她的意图,只不过因为郭警官的介入,不得不终止将要进行的犯罪行为。”
“这是什么混账逻辑!”
公诉人霍然站起大叫。
“肃静!”
法官不满的制止。
“被告律师说下去。”
“是。
虽然陈晓松解释,他对叶某使用刀具与铁链等等危险品是为了做什么‘重建梦境’的心理治疗。
但那也只是他个人的一种解释。
他的确有可能事前是这样对叶某说的,叶某当时也相信了。
但这并不代表他所说的就是他真正的意图。
所以,甚至连叶某本人现在都难以判断到底孰是孰非。
她才会说出那样模棱两可的话。”
说到这里,被告律师的用意已经很明显。
他在无法为郭淮开脱的情况下,将有利于原告人的证人证词驳倒。
原本对郭淮不利的局面再次被打乱。
双方剑拔弩张,争论到最后的结局仍然是平局。
对于被告郭淮来说,至少还有转机。
陆小棠不得不佩服C市公安局亲自为郭淮挑选的辩护律师。
法庭再次休庭半个小时。